第925章 平稳过渡(2/2)
一群将军和参谋在等他呢。
乔贞则屁颠屁颠地又去找二大王赵恺了。
赵惇忐忑不安地躲在屏风后面。
他不知道杨沅会如何安置他,会不会答应他的条件。
如果把他和他大哥赵愭一般幽禁起来,那可真是叫人绝望了。
待他听到杨沅给他和二哥赵恺还有王叔赵璩保留亲王封号,且以临安做为他们三王的封邑,这一下可真把赵惇激动坏了。
接着,他便听乔贞提出,宋鹿溪要从赵宋皇室的“天潢玉牒”中抹去,剔除她的赵宋皇室公主身份。
于是,大惧大喜的刺激之下,精神再度有些发散的赵惇,立即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。
等二大王赵恺欢天喜地的把乔贞送走,赵惇就神经兮兮的从屏风后面绕了出来。
赵恺一瞧他那副神经兮兮的样子,便担心地道:“官……三弟,你怎么了?”
赵惇颤声道:“二哥啊,方才乔天官在敲打你我,你还没听出来么?”
赵恺茫然道:“乔天官敲打我们什么了?我怎么没听出来?”
这句话说完,他突然打了一个激灵。
这番对话,怎么那么耳熟呢?
就好像很久以前的某一天,他完全经历过和此刻一般无二的情景……
哦,想起来了!
当初杨沅说起对李仁孝的处理结果,三弟不就是这么神经兮兮的么,最后把大哥给……
赵恺心中开始浮起一抹不妙的预感,期期艾艾地道:“三弟,你的意思是?”
赵惇对赵恺道:“杨沅为何要为他的发妻取消与我赵家的关系?”
“为何?”
赵惇一副“我已经看破了一切的睿智眼神儿”,淡淡地道:“为了皇妹……小妹宁儿。”
赵恺一下子瞪大了眼睛:“什么?你是说……”
赵惇深以为然地点头:“我早就看出他们不对劲儿了。”
“所以……?”
“杨沅的夫人若是父皇的妹妹,那杨沅可就和宁儿差了辈儿。
在北国亦或吐番、大理,这都不算什么。
在我们这儿,这可是大问题。”
赵恺吃惊地道:“那……那怎么办?”
赵惇不以为然地道:“那有什么怎么办?我不是说了么,早就看出他们之间不对劲儿了。
杨沅每次进宫,小妹在场时,看他的眼神儿都不对劲儿。
不只是他对小妹,是小妹对他,感觉也不一样。”
“有吗?”
赵恺一脸茫然,努力回想,还是想不起来。
赵惇摆手道:“这是好事,有了这层关系,他总不好再有对咱们不利的想法。
此事,且待你我被送回临安,再请母后……母亲出面处理就是。”
赵惇大聪明和二哥赵恺商议此事的时候,杨沅正在沙盘前研究敌军形势。
陕西战场上,宋军已经占领了绝对优势。
西面,宋军控制了西夏至陕西通道,如萧关、陇山道。
南面,汉中-大散关-陈仓道的供给线全面畅通。
东面,潼关被锁,金军出渭河平原的可能被卡住。
金军被围困于长安、延安等几处大城埠,关中平原产粮区被切断,西北边防军如鄜延与主力隔绝。
河东金军初时还曾试图来援,结果被拓跋黑衣在蒲津渡、风陵渡等几处渡口提前沉了船,阻塞河道码头,阻住了他们的援军。
接着,中原战场告急,中原宋军进入河东战场、河北战场,河东金军自顾不暇,也就不再理会陕西金军了。
杨沅对于陕西的战局没有给予太多指挥安排,战场形势瞬息万变,安排了只会拖了陕西战场宋军的后腿。
杨沅只是提醒他们,要多把现在天下大势写成传单,射入城中,消磨金军士气,瓦解金军斗志。
河南、洛阳相继失陷,传国玉玺现世,河东、河北战火弥漫……
这些消息的确起了大作用,陕西许多坚城,就是在这种心理攻势下,不战而克的。
考虑到现在陕西战场上只剩下长安、延安等为数不多的金军聚集区,攻克只剩下了时间问题。
所以,杨沅对于陕西,下达的已经不再是关于战争的战略决策,而是战后重建问题。
诸如启用关中士族管理州县政务、在六盘山重建军马场、重修郑国渠等等。
此时,吴拱和陈涿光、夏荷葵木已经包围了长安城。
吴拱主力屯驻咸阳原上,陈涿光在灞桥修建了移动箭楼,夏荷葵木控制了三原,切断了漕渠与长安的联系。
攻城方面,三位大将更是配合默契,三路大军轮流攻城,让城中守军疲于奔命,片刻不得休息。
火炮、抛石机、床子弩,
冲城车、云梯、箭楼,猛火油柜,
以及掩护地道挖掘的轒辒车、木驴车,尤其令金兵恐惧。
因为,现在有了火药。
以前在这种挖掘车的掩护之下,宋军要想挖地道进城,就需要真的把城下挖通。
但是现在,不需要了。
他们只需要塞入足够多的炸药。
投降,已经成了长安守军唯一的选择、唯一的出路!
很快,陕西方面的宋军也将全面光复京兆府路,并且北上进入河东北路与河东南路。
金国,已日薄西山!